地址学家李四光 校园雕像人物摆件 园林景观雕塑小品 名人雕像 仿铸铜玻璃钢 来图定制 全国发货
本店承接不锈钢雕塑,铸铜雕塑,玻璃钢雕塑,石雕,玻璃钢浮雕,石浮雕,玻璃钢仿铸铜,廊架雕塑,可设计。厂家定制,全国发货
适用于小区地产,学校操场,校园门口,商业街,大型广场,展厅,步行街,售楼处,城市地标,高速路口,酒店大堂,火车站,公园等各种场景。
来图定制 详情咨询 17731830869 微信同号
李四光(1889年10月26日—1971年4月29日),字仲拱,原名李仲揆,湖北黄冈人,蒙古族,是中国著名地质学家、教育家、音乐家、社会活动家。以下是关于他的介绍:
人物经历
- 1904年,官费赴日本留学,结识宋教仁、马君武,接受民主革命思想,加入中国同盟会,是同盟会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者。1910年毕业于大阪高等工业学校。
- 1911年,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。1913年,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,先学采矿,后改学地质。1920年,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、系主任。
- 1928年,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。1948年,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。1949年初,支持地质研究所人员坚守南京,反对搬迁广州。
- 1949年,做好回国准备时遭国民党政府阻挠,他辗转经法国、瑞士,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。1950年5月,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。
- 1952年9月,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。1958年9月,任中国科协主席。1969年4月,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。
主要成就
- 科研成果:创立地质力学,建立“构造体系”概念;提出蜓科鉴定方法,其十条标准被广泛采用;确定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,推动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研究;开创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,为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指明方向。
- 推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: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分析中国油气前景,指出多个构造区域为远景区,指导了石油普查工作,为大庆等油田的发现作出巨大贡献。
教育贡献
1920年至1937年,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教,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,注重实地调查和思想品德教育,培养了一批优秀地质学家,其中20余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