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医李时珍 本草纲目 仿铸铜玻璃钢雕像 源头厂家 来图定制 可定制任意尺寸材质
本店承接不锈钢雕塑,铸铜雕塑,玻璃钢雕塑,石雕,玻璃钢浮雕,石浮雕,玻璃钢仿铸铜,廊架雕塑,可设计。厂家定制,全国发货
适用于小区地产,学校操场,校园门口,商业街,大型广场,展厅,步行街,售楼处,城市地标,高速路口,酒店大堂,火车站,公园等各种场景。
来图定制各种造型 各种尺寸 详情咨询 17731830869 微信同号
李时珍(公元1518年-1593年),字东璧,号濒湖山人,湖广蕲州(今湖北蕲春县)人,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。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:
生平经历
- 早年经历:出生于医药世家,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。受家庭熏陶,李时珍自幼对药草兴趣浓厚,常随父亲到山中辨别药草,积累了丰富的草药知识。
- 科举之路:14岁考取秀才,但之后三次乡试均落榜,遂放弃科举,专心行医。
- 行医著书:因医术高超,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“奉祠正”,后经楚王推荐进入太医院任院判。任职一年后,因不满太医院的风气,托病辞职回乡,创立东璧堂,坐堂行医并致力于编写《本草纲目》。
- 晚年生活:继续编写和修订《本草纲目》,并与当地知识分子切磋学问。为使该书早日出版,他曾拜访王世贞,请其作序。1593年,李时珍去世,享年75岁。
主要著作
- 《本草纲目》:历时27年完成,全书共16部、52卷,约190万字,收录药物1892种,药方11096则,还附有1100余幅药物形态图。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、医疗学经验,建立了新的药物学分类体系,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发展影响深远。
- 《濒湖脉学》:成于嘉靖四十三年(1564年),分《七言诀》和《四言诀》两部分,首创以阴阳属性分类脉象的方法,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中医脉学体系。
- 《奇经八脉考》:对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、生理功能、病理变化等进行了详细考证和论述,丰富了中医经络学说的内容。
医药学思想
- 重视实践:李时珍注重实地考察和实践经验积累,他走遍大江南北,亲自采集药物标本,深入民间向医生、药农、樵夫等请教,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。
- 科学辨析:对前人的本草著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辨析,纠正了其中许多错误和不足之处,改变了过去药物分类混乱的状况,创立了科学的药物分类体系。
- 强调综合调养:他认为养生应综合调节身体和精神方面,主张保持心情愉悦,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,还提倡练习气功、打太极拳等,同时重视饮食调节、锻炼等预防疾病的措施。
历史贡献
- 推动医药学发展:《本草纲目》的问世,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医药学的内容,为后世药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,对中国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
- 传播中医药文化:该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,传遍五大洲,使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,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。
- 树立科学精神典范:李时珍严谨的治学态度、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,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,激励着无数医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。